塑造你的個人品牌:科學職人生涯

 

講者:蔡依橙

 

 

01Me

I-Chen Tsai, MD, PhD (蔡依橙) @ Centara Grand at Central World, Bangkok

 

 

作為一個科學職人,十年間,在所選擇的臨床醫學領域,我經歷了四個階段:科學研究、技術分享、指引制定 與 歷史紀錄。

 

 

「科學研究」階段

 

年輕時,在國際學界一點名氣也沒有,只想讓自己的名字,在國際期刊被白紙黑字印出來,於是,從letter to the editor 與 case report 開始寫。可能有點小聰明,初期很順利,刊了三篇,但到 PubMed 搜尋自己的名字,發現這樣足跡不太好看,畢竟科學還是注重原創與突破。經過一年的努力與挫折,終於有幾篇 SCI 原創「科學研究」論文刊登。

 

 

「技術分享」階段

 

接著,因為原創文章漸多,我開始到國際學會發表。也因為講得清楚,逐漸有了更多的國際演講邀請,作「技術分享」。   ,與各地頂尖學者變成好朋友,交換人生心得與策略。

 

 

Workshop

德國柏林,指導世界各地醫師代表,如何判讀先天性心臟病。

 

 

國際演講,我總是做好準備,意思是:快速且清楚的回覆任何 email、題目摘要照片從不遲交、簡報檔案事先給、演講一定經過練習、從不超過時間、問答知無不言。甚至在會場硬體嚴重出包時,由我準備的備案臨時上場,救援成功。會後餐敘,主席很感激的跟我說:「Without you, I am dead today.」

 

 

「制定指引」階段

 

成為可靠的國際品牌後,獲得正式邀請,主持亞洲心臟電腦斷層指引制定

 

「制定指引」,是個辛苦且沒有前例的過程,必需用多次的簡報,說服各國頂尖學者,也由於時間緊迫,必需一口氣提出讓全體代表一次通過的文章。辛苦過後,我們依然順利完成,為了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,也為了我所代表的台灣。

 

 

「歷史紀錄」階段

 

最近,則是與先天性心臟病的亞洲權威 Goo HW,一起把過去十年,我們幾位亞洲研究者共同開拓的先天性心臟病電腦斷層領域,用客觀的 database analysis,作個「歷史記錄」,寫下屬於亞洲人的足跡,以及自己的研究故事。

 

這堂課程,將與您分享,那些重要的場合,我是怎麼把握住的。以及,走過這一切後,我為什麼覺得,有能力做出好的「科學簡報」與「電子壁報」,非常重要?

 

 

課後學員回饋

 

 

03comment

 

04comment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本篇發表於 科學簡報 與 電子壁報 工作坊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