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苦短,我沒有時間等待。

 

作者: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耳鼻喉科 蔡明劭 醫師

 

 

01_GRSP_20160618_0114

 

 

現在就給我最好的

 

從事醫師工作十年以來,累積報告數百次。隨著經驗的累積,報告水準雖有提升,但進步速度始終緩慢。偶爾從簡報強者的投影片中偷學一招半式,卻只得其表而不得其精髓。我有一顆渴望變強的心,但苦無方法。或許就這樣一直混下去,我依然能緩慢地進步。但人生苦短,我沒有時間等待,所以我要求「現在就給我最好的」。我的要求,新思惟做得到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60618_第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, | 人生苦短,我沒有時間等待。 已關閉迴響。

坊間無差別簡報課做不到的,新思惟做到了。

 

作者:奇美醫院 外科部 吳薏安 醫師

 

 

01_GRSP_20160618_1015

 

 

參加者的心得回饋是一劑強心針!

 

我說我要去台北上新思惟的簡報課,很多朋友問我「欸,那個很貴吼?啊你怎麼會想去上?」

住院醫師需要報告的場合越來越多,因為口條不好,加上住院醫師專科性的報告準備起來比較吃力,所以每次報告都很緊張,而且常常做得很吃力。看到新思惟的簡報課程,雖然有點遲疑課程是不是我想知道的,怎樣讓「口報」進步的內容,看到參加者的心得回饋,還是牙一咬把卡刷下去報名了!

 

嗯,報名的心路歷程雖然是這樣,但上課之前,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軟體使用,和美工的功力大概是不差的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60618_第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| 坊間無差別簡報課做不到的,新思惟做到了。 已關閉迴響。

2016 / 8 / 20 (六) 已額滿

 

 

revise_2-01

 

 

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,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(蔡欣宇 / 蔡依橙)」,2016 / 8 / 20 (六),現已額滿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60820_第十七梯次課程紀錄 | 已標籤 , | 2016 / 8 / 20 (六) 已額滿 已關閉迴響。

一定要來一次的簡報潛能開發班

 

作者:奇美醫院 陳怡廷 醫師

 

 

GRSP_20160618_0262

 

 

從小到大,在上課前預習過幾次,但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》就是一堂會讓你忍不住想一直預習的課!

 

 

3 年前就開始參加新思惟活動

 

第一次參加新思惟,是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3》,只記得當時在臉書上看到好多人報名,就盲從了 XD 激起我的好奇心與上進心。

 

那次的論壇,真的令我大開眼界,發現居然有一群人,在做這麼酷的事,於是我成為了新思惟國際的忠實粉絲。只是不知怎麼的,在 2014 年的時候,我竟然錯過了幾場國際級盛事《Cardiac and Vascular CT Teaching Course》,以及《新思惟論壇: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》,發現的時候獨自懊惱好久好久……。(那一年有點忙,驚覺的時候已經是八月,活動早就都結束了 XD)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60618_第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, | 一定要來一次的簡報潛能開發班 已關閉迴響。

做出有設計感的簡報不是夢

 

作者:衛福部台東醫院 復健科 吳俊諺 醫師

 

 

GRSP_20160618_0932

 

 

上過新思惟的課後就會發現,臉書常常出現「新思惟之友」的高穿透力簡報,讓人一目了然又淺顯易懂,一直都有興趣想學習,但對於在這荷包緊縮的時代,是否需要報名簡報課程,總是處於猶豫階段。

 

 

想要?需要?必要?

 

已經過了需要大量製作醫學投影片的勞工階級,但偶爾在臨床上有衛教的需要,研究所也常有報告的時候。台下昏沈的聽眾真的是很傷我的玻璃心,上網嘗試找了一些簡報的課程,像是 HaHow 或是一些素材網站,依樣畫葫蘆花頗多時間做過幾次圖滿版、扁平化的風格後,昏沈的聽眾終於「偶爾」張開了雙眼,但短暫的迷濛再次讓我心碎。

 

 

參加新思惟,跟上浪潮。

 

要等到更需要或卡關時再找新思惟嗎?看著課程的走向越來越多元,不免擔心學習的浪潮如果沒跟到,搞不好以後校長不開課,想上也沒得上了,畢竟不像三元,每年固定就是有一定族群要考國考,有穩定客源。因此就算只是想要,也是閉者眼把卡刷下去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60618_第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| 做出有設計感的簡報不是夢 已關閉迴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