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三軍總醫院 精神醫學部 葉大全 醫師
想改變以往的陋習
自從接受醫學教育以來,簡報常是課堂上的重點元素,「老師怎麼做,我就怎麼做」準沒錯,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習慣,最後成為自然。近幾年,參加數次國際學術論壇後,發現台灣學者的簡報內容,往往有相當不錯的內容,卻並沒有辦法奪得國際大獎,但原因終究不是很明白?是我們表達的方式嗎?
有想過自己本身能力的問題(可能是藝術天分不佳吧!),簡報的呈現往往使聽者看不懂,而我也說不清楚,就無法幫助自身的演講。當然,人就是要突破,所以曾經參加過其他的簡報課程,但是專業領域不同(非醫學內容),並無法真的解決我的問題(搔到癢處)。在前輩的推薦下參加了新思惟的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》,學費當然是最大的考量,我期許自己之後獲得的是一輩子都用得到的技巧,因此奮而參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