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開始只是非常好奇,這堂簡報課有什麼獨到之處……

 

作者:翁瑋宏 醫師

 

 

whwon

 

 

一開始只是非常好奇,一堂講解科學簡報和電子壁報的課程,能收取到這樣驚人的價位,究竟是有什麼獨到之處?起初,姑且當做是一個自我投資的機會(總之花錢在培養自己的能力絕對不是壞事),然而上完課覺得,確實非常值得,收穫許多。

 

 

有效率地表達自己

 

無論在各種場合,都要學會如何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
 

過去,不管是學校報告、醫院的 morning meeting、journal reading、大小會議演講,或只是貼貼研究海報,內容從基礎研究、臨床研究,到案例分析,都參與過許多次。而每次看別人的演講,總覺得對方這裡講的不吸引人、那裡可以再加強、投影片怎麼讓人看不到重點…….等問題。

 

然而變成自己身為主講者時,面對手頭上一堆文字與影像資訊,卻又不是很清楚該如何有系統地解決「如何有效率地表達自己」這個問題。

 

這也是這個工作坊吸引我的地方。

 

GRSP 工作坊的基礎架構是 presentation。投影片或電子壁報都是人們做 presentation 的媒介,也是這個工作坊的主軸。

 

 

點出許多我沒注意到的細節

 

然而參與一天的工作坊後,我想其實講師真正想分享給大家的,並不只是如何把一份投影片或電子壁報做得漂漂亮亮、美觀滿分,而是讓大家了解,怎樣的投影片呈現,能幫助舞台上的講者得到更多眼神的注目、更多的聚精會神;而一份電子壁報,要如何能完美地代替主角,無聲地幫主角精確闡述一個故事。

 

講師提供了許多呈現簡報和電子壁報的技巧(而且是很有系統化地來進行製作),讓很多看似枯燥乏味、難以更動的簡報更生動活潑。例如利用動畫呈現 medical image annotation 的方式、平常 journal reading 遇到超大表格該怎麼呈現重點、各種 protocol 或 guideline 流程圖的呈現方法,以及最重要的開頭結尾頁的規劃,都點醒了我很多沒有注意到的細節。

 

我想非常多人,包括我自己,都忘記結尾頁的內容,是唯一讓會議途中睡死的聽眾清醒後,唯一有機會掃到的一個畫面……光是這個關鍵點就讓我覺得受用無窮。

 

 

內容流程,環環相扣。

 

談談工作坊的流程。

 

工作坊的題材完全取自現場學員課前提供的素材,講師一一加以修正與建議,讓人感覺十分貼近自己的情境。

 

講題與講者部分當然是無可挑剔,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講師與助教們與學員互動的實作時間。一開始覺得安排如此長的互動時間,怎麼好像有撈錢嫌疑,(編按:唉呀,給您這種印象實在是對不起…… XD) 然而實際進入這個時段後,發現在 lecture 後能馬上有實作機會,還有講師與助教立即回饋(瞬間拿出折凳也太妙),這無非是參加工作坊最值回票價之處。不過這樣就不能好好吃午餐了……會實作到忘我。

 

參與這個工作坊,讓我期待自己在明年的國際會議上,也能帶給聽眾一個非常具有高穿透力的演講。最後,感謝新思惟團隊策劃 GRSP 工作坊,讓人們有機會從不一樣的角度來看(而且更看重)presentation 這件事!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本篇發表於 20141221_第五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