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w to jump off the page(蕭逸函醫師接連獲獎心得)

 

作者:蕭逸函醫師(APSR 2013 Award胸腔年會口頭報告論文第二名

 

 

胸腔年會得獎

 

 

可以躍然紙上的人

 

決勝二十一點 (21) 是幾年前的一部電影,男主角一開始為了申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獎學金,準備了精緻的履歷,事前反覆的排練,但仍然無法獲得青睞,因為面試官說:「每年申請獎學金的人不計其數,跟你一樣卓越的人比比皆是,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在眾多履歷當中,躍然紙上的人 (Someone who jumps off the page)。」

 

 

上課學到的小技巧,都可以為演講加分!

 

口頭報告有個很大的特色,就是要求講者在很短的時間,必須呈現很精采的內容,而以往我們認為的精采,都是資訊要夠豐富,所以畫面常常塞滿了文字和表格,如果是第一個講者可能勉強可以占點便宜,但是要聽眾長時間用這麼吃力的方式維持專注力實在是天方夜譚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科學簡報 與 電子壁報 工作坊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| How to jump off the page(蕭逸函醫師接連獲獎心得) 已關閉迴響。

2013 / 12 / 8 (日) 課程記錄

 

 

2013.12.08_179

 

 

[快訊] 吳青陽醫師獲 ASCVTS 2016 的 AATS Graham Award

新思惟讓我有能力站上國際舞台!(吳青陽 醫師)

[快訊] 恭喜黃正憲醫師,多次受邀簡報教學!

最珍貴的成本,是生命。(黃正憲 醫師)

[快訊] 江亮霆醫師,獲 TCTAP 2015 頒發 Best Case Presenter!

新思惟的簡報課,讓我在國際學會得到肯定。(江亮霆 醫師)

[快訊] 鄭淳予醫師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

[快訊] 楊荔丹 醫師 獲 「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年會 口頭報告 影像組 第二名」

要做大夢 要突破現狀(楊荔丹 醫師)

 

 

2013 / 12 / 8 (日) 活動內容

2013 / 12 / 8 (日) 課程講者

2013 / 12 / 8 (日) 報名額滿

2013 / 12 / 8 (日) 滿意度分析與手寫回饋

2013 / 12 / 8 (日) 課程照片記錄

2013 / 12 / 8 (日)「科學簡報設計大賽」得獎作品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31208_第二梯次課程記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| 2013 / 12 / 8 (日) 課程記錄 已關閉迴響。

人生連連看

 

作者:中港澄清醫院 耳鼻喉科 王冠欽 醫師

 

 

IMG_3578

 

 

蘋果電腦創辦人 Steve Jobs 在 2005 年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致詞,因為振聾發聵發人省思,一時在網路上廣為流傳。他的演講分為三主題,各以人生故事經驗闡述,最後以「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」完美作結:

 

  1. Connecting the dots
  2. Love and loss
  3. Death

 

 

在人生中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

 

第一點我稱之為「人生連連看」。到了人生某階段,無論是成功或失敗,都是過去的人生點點滴滴串聯而成的結果,就像幼兒常玩的連連看,剛開始未見全貌,依某次序將各點連接後,輪廓漸明。我不敢說我以後的人生會走向多成功,但回首來時路,親自上蔡依橙校長辦的各項課程,一定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
 

電子壁報?敝科學會並無此項,更無競賽獎項,為什麼要學?一來也許將來真會用到,二來電子壁報終究是個工具,我們不只學簡報設計及電子壁報,還要學到背後的教育意涵及設計的美學概念,才不枉雙蔡講師的課程!在蔡校長(這樣稱呼才不會跟蔡欣宇醫師搞混) 最後的人生經驗談,更充分呼應 Steve Jobs 的經驗:當下並不知其關聯,回頭看方知作對 / 錯何事。

 

時序往前推至星期六下午,抵達學術會場,台上大師述說著「教你十招成為成功的OX」。之後非英語系國家的大師,教觀眾畢身絕學,我的思緒卻飛向隔天早上的「新思惟」。讓我急著隔天搶頭香。(以上所述真有其事卻非敝科年會)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31208_第二梯次課程記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| 人生連連看 已關閉迴響。

跨越,往國際舞台飛奔

 

作者:集英信誠 賴奕君 分析師

 

 

2013.12.08_179

 

 

我不想隨隨便便的就變老,如果你心裏有一點遺憾的話,你也不要隨隨便便的就變老。你心裏,有一點點遺憾嗎?」

《危險心靈》

 

 

一切就不再是只有問號

 

一個偶然的情況,看到蔡依橙醫師的臉書,分享工作坊的訊息許久,隨著一個個工作坊開課學員心得等總是很心動,但因為自己的職業不是醫生,且費用會讓人陷入一陣很長很長的沉思。老實說,我其實不知道《科學簡報與電子壁報》是什麼?科學用的簡報或是科展做的壁報?不知道這樣子的工作坊可以學習到什麼?會不會太多專業聽不懂而影響對於主題的了解?

 

想給自己了解的機會。就算是從報名開始到會場長達一個半月的時間,滿腦子問號。我相信把自己推向會場,放心地坐在場中,一切就不再是只有問號。場內工作人員好像是已經像朋友般的談天、告知名牌事宜、還有貼心的幫插插頭。不是一個陌生恐怖的氣氛,加速進入課程核心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31208_第二梯次課程記錄 | 已標籤 , , , , | 跨越,往國際舞台飛奔 已關閉迴響。

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可以這樣作 應該這樣作

 

作者:林口長庚 X 光科 黃彥綾 醫師

 

 

2013.12.08_089

 

 

已經很久沒有以純欣賞的角度來看投影片了。

 

 

投影片只是輔助,講者才是主角。

 

的確我們已經習慣了內含一千字老師說期末會考的上課講義、制式藍底黃字、給你幾條斜線幾個點一個地球的所謂的華麗背景,我們早已忘記投影片本身的功能,讓它轉而變成學習內容的唯一主角,然後無視講者地在每堂課沉沉的睡去。

 

投影片只是輔助,講者才是主角。到現在對大學老師們上課的印象,就是沒有印象。例外的一兩位可以在黑板上畫出 ICA 的每一條分枝與走向,也可以揮舞著粉筆就地導出每一條統計的算式,然後要求我們同樣可以做到。我們一直沒能理解,錯誤的投影片從以前到現在,至多只扮演了分散大家注意力的角色,不但沒有加分,更讓我們以為,就只能這樣、應該這樣。

 

 

絕不只這樣

 

然後精采的簡報課程,告訴我們,其實可以不只這樣,更是 far beyond。

 

所有模糊美學的概念,都可以用理性與系統性的概念分析與運用,類推;所有簡單清楚的內容,沒有一個圖或文字能浪費。大家的精神力與時間都很寶貴,從傳遞的訊息就不可以累贅。(編按:同學你很多地方都有偷偷押韻喔,厲害!要來個十六字箴言嗎?XD 動畫、描圖、「童書」般的附註,每一個不起眼的細節都經過精心的設計,不能太多,更不會太少。恰恰好能襯托出台上的主角,讓你八秒鐘就看上他,然後多看 30 分鐘。

 

 

讓大家看見你

 

這堂課賣的是一個以前從未出現在腦中的概念:我們都會修圖、改圖、加動畫、精簡主題思想,只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可以這樣作,應該這樣作,還有這樣作了以後,會如何萬華金城武 I see you 提升能見度,藉由抓住大家的注意力,讓大家看見你。

 

以後想必要花更多的時間準備簡報。不是花時間貼上文字或圖片,而且想辦法設計出主題明確、配色精良、搭配合宜的簡報。這個世界很公平,用你的時間來換對方的時間,換取被看見的機會,然後才能得到自己的機會。而又有什麼比出色的壁報或簡報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?畢竟我們只有 8 秒鐘的時間。蔡 P 的經驗便是如此;大師如此,便沒有什麼能例外。

 

 

目標,就在前方了!

 

除了人人贊不絕口的實作課程之外,其實很感謝蔡 P 和蔡欣宇醫師的經驗分享。原來有人可以做到這樣。當然不是人人天生有流利的口條和感覺像是水龍頭般沒辦法停止的 幽默感,但是至少當大師設下門檻,底下的人就有努力的目標。也十分感謝 TED 的講師們 (?),課程也因為有你們的插入影片而變得精彩萬分。如果沒辦法成為 Toyota 的黑馬,就成為從下方擦去的長條圖,然後緩慢但是穩定的上升吧!

 

雖然人家 TED 說注意力只有 18 分鐘,今天我們的注意力,從上午九點一直延續到下午五點,到回家做投影片。可能未來有一天,大學裡,學生們不再對著投影片打瞌睡,而是以崇拜的眼神看著講台上的老師們,就如我們今日崇拜的眼神一般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發表於 20131208_第二梯次課程記錄 | 已標籤 , , , , | 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可以這樣作 應該這樣作 已關閉迴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