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楊斯棓 講師
忽逢桃花林
住院醫師時代,我曾經懵懵懂懂地去資策會,參加由黃永猛老師主持,我人生中第一堂簡報課,後來在新思惟的簡報高峰會,繼續結識台灣各大簡報山頭(不說好手是因為好手等於很會「做」簡報,山頭則是能「教」簡報)。
因緣際會,我得到許多美、加演講邀約,從台灣出發前,得知多倫多演講完,「剛好」隔四天知名簡報教練 Nancy Duarte 在其加州總部有為期兩天的 workshop,我就「順便」訂機票跟住宿,全程參與才返台。
作者:楊斯棓 講師
住院醫師時代,我曾經懵懵懂懂地去資策會,參加由黃永猛老師主持,我人生中第一堂簡報課,後來在新思惟的簡報高峰會,繼續結識台灣各大簡報山頭(不說好手是因為好手等於很會「做」簡報,山頭則是能「教」簡報)。
因緣際會,我得到許多美、加演講邀約,從台灣出發前,得知多倫多演講完,「剛好」隔四天知名簡報教練 Nancy Duarte 在其加州總部有為期兩天的 workshop,我就「順便」訂機票跟住宿,全程參與才返台。
作者:工研院 生醫所 侯嘉隆 研究員
蔡校長以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,要利用各種機會去建立自己的價值,每次表現都力求做到專業、精緻、超過預期的結果,這樣才能獲得肯定,承擔更重大的責任。若能獲得重要人士的賞識,就很有機會在國際上發光發熱。
各大學會的簡報及電子壁報,是我們在國際間嶄露頭角的好機會,平時除了準備好研究,獲得有效的科學數據,證明研究假設等基本功,還需要有吸引目光的簡報,簡潔清楚的內容,100% 的表達自己的專業。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藉由學會的平台,傳播到相關領域的專家群中,因而建立起自己的學術地位,透過不斷的發表,逐步建立個人品牌。
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》本梯次次來了一位熟客,已經上過兩個梯次的楊斯棓醫師,再度來聽第三次,複習兼吸收新知充充電。簡報之路很漫長,唯有不斷進化,才能符合時勢所需。
新思惟團隊即本著學如行舟,不進則退的精神,每一次課前先了解每位學員的需求,並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,課後在根據學員的作業給予改善建議,每一次的課程結束後隨即開會討論該進步改善的地方。
各位學習時,露出的欣喜的笑容與課後手寫回饋,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與肯定。
讓我們一起透過照片,回顧鏡頭下的精采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