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澄清醫院 內科 謝佳珍 醫師

知道新思惟這一個機構已經好一陣子,在臉書上也常常出現我的朋友分享關於新思惟或者是蔡校長的消息,但是參與新思惟的課程,可以說是一連串的巧合。
為何不輕鬆看書喝咖啡
過去我也常懷疑,怎麼會有人願意掏出幾萬塊,卻只是上一個市面上至少已經有一百本書在教的課程?花一半的薪水,拿去買書,舒舒服服找一間最喜歡的小店,帶著自己的筆電,挑三本書花一天看完,不僅不用一大早趕高鐵,咖啡也絕對比會場的好喝許多。
作者:澄清醫院 內科 謝佳珍 醫師

知道新思惟這一個機構已經好一陣子,在臉書上也常常出現我的朋友分享關於新思惟或者是蔡校長的消息,但是參與新思惟的課程,可以說是一連串的巧合。
過去我也常懷疑,怎麼會有人願意掏出幾萬塊,卻只是上一個市面上至少已經有一百本書在教的課程?花一半的薪水,拿去買書,舒舒服服找一間最喜歡的小店,帶著自己的筆電,挑三本書花一天看完,不僅不用一大早趕高鐵,咖啡也絕對比會場的好喝許多。
作者:匿名

我一直覺得自己的簡報非常的無趣。
進入醫院之後,多了很多需要上台報告的機會,每次要上台報告前,總會開始焦慮:「怎麼辦?病人看不懂,paper 讀不完,會不會被電?」很努力地做投影片,遵照學長姐們的叮嚀,字不要太多喔,圖儘量放大……
作者:雙和醫院 林宜正 醫師(科學簡報大賽得獎者)

在臨床工作,永遠有弄不完的簡報。從住院醫師開始,報告論文、個案討論;到資深後,開始弄衛教、教學的簡報、研究的簡報。
過去只能模仿學長、前輩的簡報,找出可以精進的地方。也常常認為這些簡報只是例行公事,被主治醫師、老闆指派要完成,只好囫圇吞棗地消化報告的內容,剪下、貼上、報告出來。許多醫院的大老,聽聽簡報、打打瞌睡,最後說些無關痛癢、你知我知的評論。其他,毫無助益。
當會議結束後,自己一個人留下來,收拾電腦、麥克風、筆記電腦,心理只想「你說的這些,到底有什麼幫助?」

因為新思惟團隊,上半年忙著挑戰國際活動,以及三百人大型活動,《科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》離上一次開班已經有半年之久,但做為開課元老的蔡欣宇醫師,寶刀未老,甚至更為精進,課程內容持續優化,團隊成員的默契,也更為圓熟。
這幾天,學員們的心得也陸續出爐,用文字感受之外,我們一起用照片,回顧當天的精彩瞬間!
你最喜歡哪一張呢?我認為勳哥戴濾藍光眼鏡那張不錯 XD
作者:台灣東洋藥品 行銷部 洪湘茹 副理

這次上課的收穫很多,讓我學到如何讓簡報有設計感,及利用簡報製作增加演講的精采度;也讓我發現,應該參考老師的建議,將演講中的專業知識回歸到講者自己,而不是讓大家都盯著簡報上的內容,這才是科學簡報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