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快訊] 恭喜曾秉濤醫師,獲邀擔任國際研討會講者,簡報讓國際學者讚嘆!

 

 

01_best_slide_01_S__42197036

 

 

你也是這麼想的吧?

 

「擔任新思惟《統合分析工作坊》的講師,擁有超過 10 次以上的演講授課經驗,受邀國際演講,重新準備新的簡報與講稿,應該不難吧?」

 

那麼,你必須要回頭來看看,曾秉濤醫師是如何走到現在的!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41221_第五梯次課程記錄, 傑出榮耀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| [快訊] 恭喜曾秉濤醫師,獲邀擔任國際研討會講者,簡報讓國際學者讚嘆! 已關閉迴響。

看見校友的好簡報,我也跟著來取經。

 

作者: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教學部 賴世容 醫師

 

 

GRSP_20190413_0947

 

 

從 clerk 時期開始,隨著做報告和聽別人報告的次數漸增,讓我感覺到,一份好的簡報能為講者加分,也能讓聽眾感到舒服,讓簡報成為一種享受;而過多的文字和雜亂的訊息,只會讓聽眾分心。

 

看著一些厲害的老師、學長姐們在課堂上或醫院中,展現新思惟簡報設計的概念,以簡潔的設計讓人看懂投影片的內容,同時又能專注在講者身上吸收新知,讓我也期許未來能參與新思惟的課程,增進自己的能力,也能做出一份條理分明的簡報,以簡潔的版面傳達資訊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90413_第二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| 看見校友的好簡報,我也跟著來取經。 已關閉迴響。

簡報不應是浪費生命,而是展現專業的利器。

 

作者:振興醫院 心臟外科 林秉毅 醫師

 

 

GRSP_20190413_0881

 

 

很早就知道新思惟,是因為陳沂名老師的關係。

 

我還記得,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,有一個週末,老師說要我們換完藥、看完病人就先回去休息,他課後再自己去看病人。那個週末結束,老師很興奮跟我們說:「秉毅,如果你們有時間,應該去上個課充實自己。」後來陳沂名老師在醫學大會簡報比賽上獲獎,每一次他的簡報都很吸引目光。

 

(鈺編按:資深校友陳沂名醫師,透過醫學簡報大放異彩,連續五年獲得 TCTAP Best Abstract Award,欲知他準備的心路歷程,請往這邊走。)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90413_第二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| 簡報不應是浪費生命,而是展現專業的利器。 已關閉迴響。

優秀的簡報,每個細節都是關鍵。

 

作者:義大醫院 內科 吳翊綝 醫師

 

 

GRSP_20190413_0878

 

 

大概一年多前,我的臉書被新思惟課程瘋狂洗版,身旁師長和學長姐開始熱烈討論起新思惟的簡報課程,每當看到上完課的講者所呈現的精美簡報,心裡總是燃起報名的衝動,但是一來路程和交通較遠,二來心裡總是冒出「這堂課真的值得這樣的學費嗎?」的存疑,而不斷在報名和不報名之間游移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90413_第二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| 優秀的簡報,每個細節都是關鍵。 已關閉迴響。

工作坊進修後,更有自信主動報 case。

 

作者:嘉義基督教醫院 余亞倫 醫師

 

 

GRSP_20190413_0094

 

 

在院內,看見醫學簡報的光譜。

 

醫學生時期,每天上課都看簡報,遇到綠底黃字的簡報,甚至會開始懷疑人生,欲擒故縱的「不體貼簡報」,早已經見怪不怪。進醫院之後,準備簡報的心態只是希望不要被電,資料放越完整越好,一點也無法體會自己的報告能帶給聽眾什麼樣的收穫。於是,從被荼毒的聽眾,變成要去荼毒別人的講者。

 

直到某次聽完學長精采淋漓的報告,我改觀了。精美的大字簡報,點出你一定要知道、聽完馬上用的重點精華。所有人都津津有味聽到最後,沒人滑手機。我心中充滿驚嘆,也對自己有了期許:我也想做出不會睡著的醫學簡報!

 

在參加工作坊之前,接觸過一些簡報課和文章,但都沒有針對醫學簡報的。每次想著如何精簡再精簡,也嘗試過排版和流程圖,耗時又抓不到訣竅,簡報似乎是個難以突破的瓶頸。

 

此時,在網路上認識新思惟,讀了各種心得文和 Q&A 實在心動,除了怨嘆學校不教,我更想精進自己的簡報能力。剛好也領到年終,就給他勇敢的(很抖的) 刷下去 XD (朋友表示你確定不是詐騙 XD)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90413_第二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| 工作坊進修後,更有自信主動報 case。 已關閉迴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