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簡報,能讓視野更大更廣。

 

作者:成大醫院 骨科部 戴大為 醫師

相關文章:[快訊] 戴大為醫師,開辦醫學簡報速成班,成功!

 

 

cover_David

 

 

想讓醫學生做出更有質感的簡報

 

在醫學生的教育過程中,上台報告是很常有的事。到了每一科都會有大大小小的病例討論會、論文研討會等學術活動。大多數的同學都很認真看待上台這件事,畢竟台下坐的可都是學長姊、更資深的住院醫師或是主治醫師、教授。

 

很可惜的是,在求學過程中,沒有人有系統的教過我們上台的技術或是醫學簡報的技巧。甚至我們連「好的簡報」長怎麼樣,一點概念都沒有。

 

靠著這些年的跌跌撞撞與慘痛經驗,現在總算比較能抓住準備的方向。因此我歸納了一些重點,在短短的一小時「醫學簡報速成班」分享給來骨科短期訓練的實習醫學生,希望他們未來的簡報之路可以更順遂,少走一些我走過的冤枉路。

 

其實只要把握一些原則,還是可以靠著自學在簡報之路不斷精進。以下分享我現在準備簡報的三個步驟:先決定重點架構、再設計好投影片、最後要不斷練習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50725_第九梯次課程記錄, 傑出榮耀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, , | 學簡報,能讓視野更大更廣。 已關閉迴響。

最珍貴的成本,是生命。

 

作者: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小兒科 黃正憲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speaking_invitations_chhuang_share_savd2014-310

 

 

簡報會成為一堂課?這在我還是醫學生的時代,從來沒想過。

 

看課堂上老師上課,還是同學間小組討論交報告,大家都千篇一律把內容打進、貼進每一張投影中,作簡報,很難嗎?要美化,不就是去找一些模版帶入就行了嗎?太多時候,臺上講地口沫橫飛,臺下睡成一片。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,臺下就成了訓練手指精密運動的場合。

 

那時候自己年輕,不覺得這有什麼錯。

 

 

故事從那時候說起…

 

其實真的忘了怎麼在臉書上認識蔡校長,只記得《簡報技巧高峰會》會後,蔡校長刊登了很多學員的心得,然後,我那時候想:「哇!有這麼神嗎?」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,買了網頁上推薦的《presentationzen 簡報禪》系列。讀完書之後,發了一封 Facebook 私訊給校長,謝謝他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31208_第二梯次課程記錄, 傑出榮耀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| 最珍貴的成本,是生命。 已關閉迴響。

[快訊] 戴大為醫師,開辦醫學簡報速成班,成功!

 

 

戴大為_醫學簡報班

 

 

新思惟的老朋友戴大為醫師,為了讓實習醫學生學習「如何用精準的簡報設計傳達訊息」,在成大醫院舉辦首梯《醫學簡報速成班》。僅一小時的課程中,戴大為醫師濃縮過往的經驗,有系統地將設計簡報的重點傳達給學員,並以「修改前」與「修改後」的簡報差異,讓學員更具體且清晰地了解簡報的設計和意義。

 

學員的課後心得如下:

 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傑出榮耀 | 已標籤 , , , , , , , , , , | [快訊] 戴大為醫師,開辦醫學簡報速成班,成功! 已關閉迴響。

[快訊] 恭喜黃正憲醫師,多次受邀簡報教學!

 

 

01_speaking_invitations_chhuang

 

 

黃正憲醫師,曾參加過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》、《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》、《新思惟論壇:那些「醫學教育」沒教的事》等小班工作坊及大型研討會。

 

 

前進與改變的簡報生涯

 

最近一兩年,黃正憲醫師開始著手改變簡報風格,於院內簡報時,從長官的驚訝,到副院長的醫學年會報告也找黃醫師幫忙。更在因緣際會下,開始踏上了簡報教學的旅程。

 

從國內教學、國外演講,黃醫師的簡報均受到極大的肯定。受邀於醫院演講,身為講師,除了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,也同時在簡報設計及演講方式上不斷進化,並持續自我成長,非常不容易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31208_第二梯次課程記錄, 傑出榮耀 | 已標籤 , , , , | [快訊] 恭喜黃正憲醫師,多次受邀簡報教學! 已關閉迴響。

2015 / 10 / 17 (六) 課程照片記錄 ○○○ 實習攝影師

 

作者:蔡依橙

 

 

00_GRSP_20151017_0791

 

 

新思惟又有一位訓練結業的實習攝影師囉。不過這位同仁喜歡低調,估計是擔心自己能力太強,人又太帥,萬一愛慕者過多,整天要拒絕還是頂麻煩的, 我們就從善如流,讓他匿名囉。

 

在正式上全片幅擔綱攝影前,連續實習了幾次,這次的作品已經成熟,在時機、構圖、後製、裁切上,都已深具水準,看得到的,都是硬體本身的限制,包括雜訊、暗部細節、快門太慢、在有層次的場景中景深不夠,這些都與片幅和 ISO 極限有關。

 

下一次,就是上全片幅機器,獨挑大樑的場合。

 

事實上,寫文的這時候,我們已經看過正式上場的作品,相當不錯。

 

恭喜○○完成攝影訓練,在這作個記錄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發表於 20151017_第十二梯次課程記錄 | 已標籤 , , , , | 2015 / 10 / 17 (六) 課程照片記錄 ○○○ 實習攝影師 已關閉迴響。